記者陳木隆∕宜蘭報導
為了促使政府正式將每年7月24日訂為「台灣長照者日」,以表彰長照從業人員及家庭照顧者長年的辛苦付出,500位來自全國的長照夥伴與熱心民眾,20日到冬山鄉仁山苗圃,以健走方式力挺長照人,儘管大雨滂沱,眾人仍為台灣未來的照護之路邁出堅定的一步。
活動主辦單位宜蘭縣長期照護發展協會理事長簡志龍表示:「面對2025年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的台灣,我們不僅要積極布建長照資源,更應正視照顧人的存在與價值。當一個社會能夠尊重照顧者,才是真正有能力照顧被照顧者。」
這場由台灣長期照顧發展協會全國聯合會發起,宜蘭縣長期照護發展協會主辦的『724長照日健康活力GO』的活動主軸,明確聚焦在極具政策意涵的訴求:「請政府訂定7月24日為台灣長照者日」。
簡志龍指出,長照日的命名意涵為:「一週七天、一天24小時,象徵著全台超過十萬名長照服務人員(不含家庭照顧者),在一年365天的輪班與守護下,不分日夜、默默付出,照顧著全國日益增加的長期照護需求者。」他們是長照系統的脊梁,卻長年處於社會視線的邊緣。
簡志龍強調,這場活動是「724長照日」倡議的全國首站,也是由地方發聲、推動中央政策的行動實踐。回顧國際經驗,美國自2004年即訂定每年二月第三個星期五為「全國照護者日」;日本則有「敬老之日」,新加坡也有「祖父母日」,還有聯合國支持的「世界安寧日」,都以不同形式肯定長期照顧的重要性。
然而,相較於台灣,長照人員始終沒有屬於自己的節日,早在2023年台灣長期照顧發展協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潘政聰,在「台北國際照顧博覽會」提出設立「724長照日」的主張,立即獲得社會各界熱烈的回響與支持;如今,這份倡議在宜蘭接續萌芽,吸引500人同行健走,這不只是一場單日活動,而是一場具有延續性的公民運動,是對照顧專業尊嚴的堅持與呼喚。
宜蘭縣長照協會並表示:「我們不應僅在照顧需求日愈增加時呼籲政府加碼資源,更應該同步打造一個尊重照顧專業、提升社會認同的制度環境。設立『台灣長照者日』,將是台灣照顧體系走向成熟與人性化的一個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