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中心/綜合報導
2025太平洋南島聯合豐年節於7月18日在花蓮德興大草坪盛大揭幕,首晚主題「Sera之夜」象徵大地、根基與萬物的靈性甦醒。晚會由來自臺灣與太平洋南島的七組表演團隊接力演出,展現原住民族在信仰、生活、歷史與自然中的文化語彙,為期三日的文化盛典揭開感動序章。
▲圖/花蓮縣政府提供
布農族 Qunhungaz 古謠團以《Ina~Tusaus ata! 來~我們唱歌吧!》帶領觀眾穿越布農族人從童謠、林班生活到祖靈祭儀的文化場景。阿美族水美舞蹈團與三所學校共演《Karimurakan》,重現族人廣場上的歡樂樂舞與代間傳承。太魯閣族東岸文化協會則以結合傳統與街舞的《族舞新聲》展現文化創新力。花蓮高農與Makakiting藝舞蓉舞蹈團透過《雨・靈浴》描繪從農耕、祈雨到感恩的四幕樂舞,展現阿美族對天地的敬畏與祝福。景美國小以《文面之子》演繹太魯閣族傳統成年禮儀與性別角色分工,傳達文化責任與榮耀。
▲圖/花蓮縣政府提供
儘管當日風雨交加,仍澆不息眾人對文化的熱情與支持。活動現場高朋滿座,眾多貴賓不畏風雨、親臨指導,為這場文化盛宴注入無比感動的力量。花蓮縣徐榛蔚縣長、立法委員傅崐萁、鄭天財、林倩綺以及花蓮縣議員、花蓮縣各鄉鎮長等人,到場力挺,展現對原住民族文化長年深耕的支持。來自國際的嘉賓亦風雨無阻前來,包括智利商務辦事處史密特處長、智利議員Teao Drago與其夫人Ayala Francisca女士,遠從南太平洋跨海共襄盛舉,象徵深厚的南島連結與情誼。復活節島Karikari舞團負責人Maima Tching Chi Ye亦親率團隊登台演出,激盪文化共鳴。此外,在地部落長老與族群領袖也一同冒雨出席,包括富里鄉姆拉丁部落林同助頭目、光復鄉太巴塱部落楊德成頭目,以及十三鄉鎮的部落事務組長會長及頭目們,齊聚一堂,共同見證文化的蘊生與傳承。外交部東部辦事處陳俊郎處長亦親臨現場,表達對原住民族文化於國際舞台角色的高度肯定。每一位來賓的到來,皆為「Sera之夜」寫下難以忘懷的篇章。
▲圖/花蓮縣政府提供
值得一提的是,來自復活節島的文化大使Lynn Jaime Papu Tuki也親臨現場,同時也參與這次的演出。他在致詞中深情提到「雨帶來生命」,以深富詩意的語句呼應當晚天氣與大地精神的連結,象徵文化如同雨水般滋養心靈與族群記憶,為整場晚會注入動人的哲思與靈魂。他的話語不僅觸動人心,更與本次『Sera之夜』所傳達的文化覺醒與共感深度呼應。花蓮縣長徐榛蔚致詞提到,「像洋流串聯著海洋,我們的文化也在這樣的共鳴中持續延展。今天這場活動,就像是來自天上的恩典,風潤大地,也滋養著我們的靈魂。」她指出,文化的傳承不僅來自對祖靈的敬畏與信仰,更體現在日復一日守護土地、守護語言、守護儀式的生活實踐中。
「我們每一年在花蓮舉辦這樣的活動,就是要持續分享原住民族文化的美好,分享這片土地上曾經流傳的智慧與尊嚴。」她感謝現場不畏風雨參與的民眾,也向部落頭目及表演團隊致意,「是你們讓文化不是被保存在博物館裡,而是活生生地在歌舞與情感中被記得。」她同時也肯定花蓮縣政府原住民行政處的用心籌劃,期盼民眾能「今天來,明天來,後天再來」,持續參與三日的活動,感受來自山林與海洋的靈性祝福。
透過七場風格迥異的表演,「Sera之夜」不僅是一場文化盛典,更是一種跨海洋的精神對話。在全球化影響日益劇烈的當代,這場夜晚重新提醒了人們文化多樣性的珍貴,也見證了花蓮作為南島文化交流平臺的重要角色。
2025太平洋南島聯合豐年節將持續至7月20日,7月19日登場的「Cidal太陽之夜」與20日的「Fali山風之夜」將繼續展演族群的生命熱情與靈性延續。活動每日17:30開放入場,更多詳情請見官方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6493788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