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立驌/綜合報導
台灣電動機車龍頭Gogoro近年屢陷爭議,繼2023年爆出「洗產地」詐領補助疑雲後,銷量與形象雙雙受挫。如今,一宗纏訟四年的車主求償案也即將迎來民事最終審判。該案爭點在於Gogoro機車是否存有設計與製造瑕疵,導致車架斷裂、騎士摔車。高雄高等法院將於5月28日就此案宣判。
事件始於2019年11月,潘姓女子花10萬元購入一輛Gogoro S2電動機車,供自己日常代步。翌年12月31日,潘女已成年的兒子李姓男子騎乘該車行經高雄市楠梓區時,機車龍頭突劇烈震動,接著車架斷裂,李男連人帶車摔地滑行十多公尺,撞及違停車輛後才停下。送醫後身上多處擦挫傷,所幸無生命危險,但李男身心受創,需就醫並接受身心科治療。
潘女一家質疑Gogoro產品設計及品質控管出現重大疏失,導致事故。儘管透過消保官多次協調,Gogoro方面始終態度強硬,甚至放話「一毛錢都不賠」。無奈之下,李男於2021年正式向橋頭地方法院提起刑事與民事訴訟,控告當時的Gogoro母公司睿能創意負責人陸學森過失傷害,並求償醫藥費、精神慰撫金與車損共30萬元。

案件進入訴訟程序後,雙方曾於2021年4月進行調解但無共識。橋檢遂進行多次偵查,並委託台灣區汽車修理工業同業公會進行鑑定。結果指出,機車斷裂原因為轉向把手柱遭受強烈外力撞擊,材質強度屬合理範圍內。據此,刑事部分橋檢於2023年裁定不起訴,橋頭地院亦據此判決Gogoro不需負賠償責任。
然而,李家並不服判決,決定繼續上訴至高雄高分院,並依《消費者保護法》主張三倍懲罰性賠償,共求償201萬元。潘女亦另外針對車損部分,要求車價三倍賠償金共35萬元。
案情關鍵在於車架斷裂是否源自製造缺陷。Gogoro主張是「撞擊外力導致」,但李男之父指出,自己從事汽車修理逾40年,深知車架斷裂極不尋常,且關鍵處為機車安全核心,一旦出現問題可能釀成致命事故。
為釐清真相,李父斥資約日幣400萬元(約新台幣80多萬元),將出事車輛的關鍵零件送至日本第三方專業機構「JFE Techo-Research」重新鑑定。結果顯示,車架斷裂主因是焊接處「韌窩」形成裂痕,屬製程瑕疵。該機構以高精度SEM掃描式電子顯微鏡與EDX光譜分析驗證,認定車架因焊接處潛在缺陷,才導致二次撞擊時全面斷裂。

李父批評國內鑑定單位僅憑拍照與行車資料判定為「外力撞擊」,是「倒果為因」。他強調,若非當時兒子車速較慢,後果恐怕不堪設想。
這起「小蝦米對抗大鯨魚」的司法攻防,不僅為了一口氣,更希望能為所有電動機車使用者爭取行車安全保障。高雄高分院預定5月28日作出最終判決,備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