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范振和∕花蓮報導
國立東華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自114學年度起至116學年度,將以「閱讀課程」為核心,結合全校性課程與生活教育,系統性推動「社會情緒學習」(SEL, 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該計畫榮獲國家教育研究院遴選為「研究合作發展學校」,已於8月19日獲授牌,今天正式掛牌啟動。
▲東華附小榮獲國家教育研究院遴選為「研究合作發展學校」,校長張慧娟(後左三)等人相當振奮。(圖/東華附小提供)
校長張慧娟表示,SEL正呼應教育部「幸福教育、健康臺灣」的政策核心,強調師生共好的幸福學習環境。東華附小希望藉由閱讀引導與校園生活實踐,讓孩子能認識自我、同理他人,並在多元情境中做出合宜決策,進一步營造安全、友善且具支持性的校園氛圍。
▲東華附小閱讀推動教師社群定期共備,致力開展「SELx閱讀」融入課程設計。(圖/東華附小提供)
東華附小長年以來展現堅實的課程發展實力,自104學年度起即為十二年國教前導學校,累積跨領域課程設計、探究實作與閱讀教育的豐富經驗。學校秉持「人文為本、科技為用」的願景,建立涵蓋文化走讀、專題探究、生活科技與閱讀素養的完整課程架構,持續引領教育創新。
▲東華附小教師專業社群運作成熟,透過定期共備、行動研究等作為,形成互學共好的支持系統。(圖/東華附小提供)
同時,教師專業社群運作成熟,透過定期共備、觀議課與行動研究,形成互學共好的支持系統。此次「閱讀×SEL」課程推動,正是建基於教師團隊的能量與專業,透過跨領域合作設計教案、發展教材模組與多元評量工具,讓SEL不僅融入閱讀課,更延伸到全校課程與班級經營,提升學生的整體素養。
多年來深耕閱讀教育的吳美鈺組長指出,東華附小已累積完整的校訂閱讀課程與豐富教學經驗。此次「閱讀×SEL」的融合,將透過繪本、故事、多元文化文本,引導學生進行討論、書寫反思與合作學習,讓閱讀不僅停留在理解文本,更能延伸到生活實踐,發展具體的情緒覺察與人際互動能力。
東華附小計畫依年段循序推展:低年級聚焦情緒認識與自我管理,中年級著重角色理解與社會互動,高年級則強化責任意識與公共參與。課程設計將結合情境劇場、角色扮演、合作任務等多元活動,提升真實學習情境與參與感。同時,也將設計多元評量工具,包括心情記錄單、角色同理圖、教師觀察表與學習檔案,完整呈現學生學習歷程。
展望未來,張慧娟期盼,透過三年持續耕耘,培養孩子們展現自我肯定與情緒調適的能力,並能以理解與同理心與同儕互動,勇於承擔責任與挑戰。學校將朝向「幸福、安全、具同理心的學習共同體」邁進,成為社區與全國SEL教育的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