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黃俊育 / 新北報導
新北市社會局為提升身心障礙者生活自理能力,並減輕家庭照顧者的負擔,自101年起陸續設立身心障礙者家庭資源中心,113年起更名為身心障礙者服務中心。28日再新成立樂善、樂悅、樂和3家,在樹林樂善中心舉辦聯合開幕茶會,新北市服務中心已達11家。社會局長李美珍表示,從點、線到全面佈建,希望讓身心障礙朋友就近就能尋求到服務。
▲社會局長李美珍表示,新北市身障人口眾多,加上幅員遼闊,在侯友宜市長的指示下,努力佈建服務據點。(圖/新北市社會局 提供)
11家身心障礙者服務中心,分別以「智、慧、圓、融、康」,「平、安、善、悅、和」命名,外加專為視障者服務的樂明中心(原愛明中心,114年更名為樂明中心),分布在各區,以服務29區身障朋友。新成立的3家分別由中華民國微光社福協會、榮欣社福促進協會及伊甸社福基金會承辦。
▲樂智服務中心社工林昕沄(右)表示,在111年3月接案後,對阿松伯和阿鳳嬤展開一連串的服務。(圖/新北市社會局 提供)
社會局長李美珍表示,新北市身障人口高達18萬5千多人,加上幅員遼闊,為讓更多的身障朋友得以就近接受到福利資源,市府在侯友宜市長的領導下,一直努力佈建服務據點,包含33家小作所、18家日照中心、9家社區居住,共有60家社區式據點,以及涵蓋29區的11家服務中心,感謝所有承接單位共同投入身心障礙福利服務。
李美珍表示,服務中心主要是提供個案管理服務、關懷訪視、生活重建、心理重建,以及生涯轉銜和社會參與、福利宣導等多元服務。截至今年6月,11家服務中心已累計服務超過3萬人次,提供綿密的個案管理服務,209場次生活重建活動及課程,41場次照顧者支持活動,44場次福利宣導,希望能夠盡量滿足身障朋友的需求。
▲阿松伯和阿鳳嬤相互牽手扶持,老老相伴的背影,令人感動。(圖/新北市社會局 提供)
今年72歲的阿松伯,曾在台北捷運公司擔任清潔工,因太太有輕度智能障礙及聽力障礙,兩人無子嗣,阿松伯工作之餘,要照顧太太;但他後來罹患失智,反過來太太阿鳳照顧他。樂智服務中心社工林昕沄表示,在111年3月接案後,展開一連串的服務,包含帶阿鳳嬤做聽力鑑定以申請助聽器,帶阿松伯到醫院檢查確定罹患失智症以申請長照服務;甚至協助到警察分局捺指印,以預防走失;也協助安裝住警器、拜訪里長,加強里鄰聯防。現在阿松伯出門,阿鳳嬤都會牽手扶持,老老相伴的背影,令人感動。
市議員洪佳君、林銘仁、江怡臻、樹林區長洪崇璉、鶯歌區長曾明華、多位在地里長,以及11家服務中心主任、督導等,均一起參加聯合開幕茶會,共同見證新北市為身障朋友的擴大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