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木隆∕宜蘭報導
因應偏鄉地區托育人力長期短缺的需求,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承辦的「托育人員職前訓練班原住民專班」已於7月1日開訓,共有17位學員報名參與,結訓後可望成為偏鄉托育新力軍。
偏鄉地區托育人力始終供不應求,影響在地幼兒照顧服務的推展。聖母醫專期望透過托育訓練專班系統化課程,協助更多原住民青年投入托育領域,提升部落嬰幼兒的照顧品質與可近性。
該班由宜蘭縣政府原住民事務所主辦,並獲得原住民族委員會補助,是專為原住民族群規劃開辦的托育專業培訓計畫。學員結訓後,預計8月底報名參加勞動部辦理的全國技術士技能檢定(單一級)托育人員證照考試。但因該項證照全國平均通過率僅約五成,其中術科表現尤為關鍵。
▲聖母醫專「托育人員職前訓練班原住民專班」開訓了。(圖/聖母醫專提供)
聖母醫專表示,為了提高學員的考照成功率,該校正積極籌備「術科加強班」課程,並獲得長期耕耘偏鄉服務的伊甸基金會東部夏靜漪區長的響應支持,共同協助學員強化實作能力,以順利考取證照,銜接職場就業。
為使學員了解結訓後的就業機會、托育制度與申請流程,聖母專校特別邀請「宜蘭縣居家托育服務中心」於7月16日入班宣導,介紹如何申請加入「宜蘭縣居家托育服務系統」,並登錄為臨時托育人力。未來一旦順利取得證照,即可登記為俗稱「保母」的正式居家托育人員。
伊甸基金會多年來深耕大同鄉偏遠部落,設立親子館,提供原鄉家庭多元育兒支持。此次托育訓練專班的設立,不僅回應偏鄉人力需求,也讓學員完成培訓後即有明確就業機會,形塑人才培育與在地實踐的良性循環。
聖母醫專幼兒保育科指出,學齡前嬰幼兒的發展是人生最關鍵的黃金時期,唯有趁此階段給予良好照顧與學習刺激,才能奠定健全人格與全人發展的基礎。因此,學校積極串聯政府資源與民間力量,推動產官學合作,期待透過訓練專班有效補足偏鄉人力缺口,讓每一位原鄉幼兒都能獲得穩定且專業的照顧。
更多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相關訊息在https://www.smc.edu.tw/nss/p/ind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