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立驌/屏東報導
為展現我國稻米外銷成果與產銷契作集團制度推動的具體成效,農糧署南區分署今(27)日在屏東縣新園鄉新豐碾米工廠舉辦「新豐稻米產銷契作集團產區外銷日本封櫃記者會」。本次出口的品項為產銷履歷高雄 145 號白米,由日本進口商「株式会社のうけん」引進,象徵台灣優質履歷米正式跨出國門,成功打開日本市場。
活動現場除由新豐碾米工廠與日方代表完成合作備忘錄簽署外,也邀請屏東縣政府、高雄區農業改良場、立法委員及相關產業代表共同參與,為台灣農業外銷寫下新篇章。

立法委員蘇清泉也受邀出席並致詞。他表示,自己自幼在農村成長,從小參與農田稻作工作,對農民的辛勞感受特別深刻。他深知耕作面對天災、產銷波動的艱辛,對於農民的照顧與災損處理,他都以「儘速協助、立即處理」的行動力,讓農民沒有後顧之憂。此外,他也強調,協助農產品出口,是提升農業競爭力的關鍵之一,未來將全力支持台灣農產品拓展國際市場。
新豐碾米工廠由第二代負責人林清棻接棒後,面對國內米食消費量降低與耕地縮減等挑戰,他積極投入設備升級,包括烘乾、冷藏及濕穀乾燥設備更新,提升米質穩定度與保鮮能力。在政策支持下成立新豐稻米產銷契作集團產區,並通過 TGAP 產銷履歷、HACCP、ISO22000 等多項品質驗證。
在穩定品質的基礎上,新豐逐步打造多元品牌,包括「新豐米」「春上香米」「新鶴米」「樂米」等,並成功進入全聯、家樂福等全國大型通路。近年更開發發芽玄米、禮盒系列等產品,從傳統碾米廠轉型為具外銷能力的品牌業者,並屢獲「十大經典好米」及日本米食味分析鑑定賽「特別優秀賞」肯定,成為屏東地區農業轉型的典範。

農糧署南區分署表示,透過推動產銷契作集團制度,能藉一致性品質控管與集團化生產,提升產品附加價值,並強化市場辨識度與品牌形象。本年度集團契作面積已達 4,576 公頃,較去年增加超過 1,500 公頃,顯示制度已逐步形成規模效益,並有效帶動產業整體升級。
南區分署強調,未來將持續朝契作集團化、品牌專業化與市場國際化三大方向邁進,期盼讓更多消費者在世界各地都能享用到台灣米獨特的香Q風味,攜手推動台灣稻米邁向國際舞台的新里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