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蘇凱中/宜蘭報導
宜蘭縣6所國中共100名學生走進羅東博愛醫院,親身體驗醫療現場、了解醫護實務工作,羅東博愛醫院護理部主任賴寶琴表示,透過與校園的連結合作,希望讓年輕學子深入理解醫護工作的價值與內涵,為未來職涯提供不同面向選擇,而肩負醫療專業與使命的第一線醫護人員,就是最好的導師。
隨台灣高齡與慢性病驅動,社會上整體健康照護需求持續提升,護理照護專業已成為現今社會的關鍵能力,年輕學子選擇將醫護領域當作未來方向亦不在少數。羅東博愛醫院與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攜手辦理國中技藝班參訪,邀請宜蘭縣內國華、中華、凱旋、羅東、五結、復興6所國中的醫護職群技藝班學生走進嬰兒室、外科、兒科,護理長們用詼諧生動的口吻分享工作的酸甜苦辣,也讓學生們體驗不同科別所提供的護理照護,感受醫療現場。
有好奇的學生提問,小朋友的手那麼小,該怎麼找到血管打針或抽血呢?兒科護理長當場打開「蛇燈」展示,紫紅色的特殊燈光讓學生大開眼界。護理長解釋,蛇燈就是護理師眼中的「打針神器」,在高亮度燈泡照射下,皮下血管就能清晰現蹤,幫助醫護人員對幼小的病人進行注射時更容易找到血管位置。「原來打針這麼不容易。」學生們近距離感受醫護工作的專業與細膩,看見的不只是技術,更是守護生命的用心。
教育部2021年正式將「醫護職群」列入國中技藝教育的課程架構中,成為第15類職群,賴寶琴說,此次參訪活動主軸並非學習臨床照護,而是醫療照護與助人工作的價值傳遞。學生過去只能從網路上、電影中認識醫護工作,這次實地走訪,與醫護人員面對面問答,更能體會到這份職業的另一面,也更真切感受到其中的專業與使命。
羅東博愛醫院除了積極推動「醫護職群體驗參訪」與「校園合作計畫」之外,「公費生補助制度」也行之有年,提供有志投入醫護專業的學子,從升學到未來專業發展上的全方位支持,鼓勵學子畢業後留鄉服務,讓醫護專業得以薪火相傳,成為守護宜蘭人健康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