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辰卿/台北報導
走在台灣街頭,各式 招牌 映入眼簾,種類豐富多元,形成一種獨特的台灣街道風光,卻也同時被戲稱為「華國美學」,台灣的市容為什麼又醜又亂?背後到底有哪些原因?本文將帶你一起一探究竟!
招牌設計對台灣市容的影響
台灣的市容參雜著各種各樣的 戶外廣告 ,形成一種百家爭鳴的景象,而在這之中也存在著許多問題,例如字體大小和間距不一、顏色對比過強,或是素材與燈光搭配不佳,導致消費者難以快速辨識。這背後參雜著許多原因,例如台灣早期經濟快速發展,店家爭相利用招牌吸引客人,導致樣式繁雜,又或是對於專業設計的不重視,不願花錢聘請專業設計師,使得設計品質低劣,且台灣人重視CP值,許多商家偏好使用低成本、快速的燈箱與塑膠板,種種原因之下,台灣的招牌大多缺乏美學與創意的投入,這些設計亂象讓商圈視覺效果顯得凌亂,也讓店家在競爭中失去吸睛優勢。
招牌老舊影響品牌形象
在台灣的一些年代久遠的的商業區,往往是市容最令人眼花撩亂的地方,許多招牌是不同時期、不同風格逐年加上去的,有新的、有舊的、鐵皮、霓虹、塑膠、顏色不搭,且老舊招牌多半伴隨著褪色、生鏽、亮度不足或資訊不完整等問題,容易影響消費者對於店家的印象或吸引力,透過重新設計或換新材質,例如壓克力招牌、創意 燈箱招牌或能隨時更新資訊的 LED電視牆,便可以有效提升視覺辨識度,吸引更多顧客停留與進店消費,更新招牌也是提升品牌形象、營造專業感的重要方式,對新開店家或既有品牌都具有加分效果。
設計力決定招牌吸引力
許多店家在製作招牌時往往只在乎能不能快點掛上去、夠不夠醒目,至於「設計得好不好?」,似乎一直以來都不是大部分商家最關注的重點,然而事實上,好的設計對招牌來說非常重要,它決定了品牌訊息是否能被清楚傳達,也影響街景的整體質感。現在主流的發光招牌能夠不分晝夜的向大眾宣傳品牌,若加上專業設計的加持,從選擇 招牌樣式、材質到燈光配置,每一個細節都能更大程度的提升店面辨識度與吸引力。
在競爭激烈的商圈中,招牌是品牌最直接的名片,透過專業設計與更新老舊招牌,能讓店面形象煥然一新,提升吸睛力與人流量,對任何想加強品牌曝光或提升商圈辨識度的店家來說,一塊好的招牌不僅是必要投資,更是讓品牌持續閃耀的重要關鍵!
▲(圖/偉利科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