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范振和∕花蓮報導
受到去年0403強震影響,花蓮市菁華橋橋梁錯動位移,危及結構安全,市公所第一時間緊急封閉橋梁並積極爭取中央支持,獲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核定經費846萬元,辦理災後復建工程完成,明天菁華橋將開放通行。
▲市長魏嘉彥(左二)、縣議員魏嘉賢(右一)等人,聽取創源設計顧問有限公司經理林昌洋(左一)簡報。 (圖/市公所提供,下同)
市長魏嘉彥今(9)日上午由建設課長徐國城等人陪同前往了解修復現況,縣議員魏嘉賢也與民權里長劉原良到場關切。創源設計顧問有限公司經理林昌洋簡報,說明這項工程去年12月決標,今年3月12日開工,歷經半年後,於9月30日順利完工。復建工程內容包括,橋梁頂升橫移復歸、齒型伸縮縫更換、支承墊與支承座更換,以及防護牆施作等,確保橋梁結構穩固與用路人安全。
▲0403強震造成花蓮市菁華橋橋體錯動位移。
在會勘時發現,橋兩端的伸縮縫蓋板突出橋面約三公分,恐會造成用路人摔倒意外,魏嘉彥建議,將伸縮縫蓋板塗上黃色或紅色油漆,並加以警示標語,提醒用路人行走時務必要注意腳下。
魏嘉彥指出,造型優雅的菁華橋,是相當具有代表性的歷史建物,早期是老一輩談情說愛的首選,近年來市民與遊客也常到菁華橋散步休閒。菁華橋的復建代表地方基礎建設韌性的提升,對區域發展與觀光推動都有正面助益。他很感謝中央補助、市公所團隊與施工單位的努力,重現紅色鋼拱橋的美麗身姿。▲中央補助、市公所施作,合力重現紅色鋼拱橋菁華橋的美麗身姿。
魏嘉賢提到,菁華橋位於斷層帶上,為避免再有強震造成嚴重災情,橋體耐震補強的工程勢必需要更多的時間施做,感謝花蓮市民耐心等候,也希望菁華橋繼續肩負休閒景點的重任。
菁華橋在日治時代稱為「朝日橋」,當時是吊橋的結構,一直到民國47年改建為水泥橋。民國86年,花蓮縣政府向中央政府爭取經費,將原本是水泥橋的菁華橋重新改建為一座有22條鋼索的鋼拱橋,大紅亮麗的橋身橫跨美崙溪,醒目吸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