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辰卿/台北報導
生技產業奧斯卡級榮耀「2025臺北生技獎」9/24日由蔣萬安市長親自揭獎頒發「創新技術獎_醫療器材組」、「創新技術獎_製藥組」、「創新技術獎_應用生技組」、「國際躍進獎」、及「跨域卓越獎」五大獎項及特別獎-臺北生技之星獲獎企業單位,頒發總獎金520萬元。
臺北市蔣萬安市長致詞表示,臺北市擁有10大醫學中心、21家生技育成加速器、30所生醫相關大學與研究機構,及全台超過九成的金融與創投機構,具備完整的產業支援體系,吸引近600家生技企業進駐,此外,中研院、國家生技研究園區、內湖科技園區、南港生技產業聚落、北投士林科技園區,串接而成臺北市科技產業廊帶,以及1萬家以上的資通訊企業,充分支持生醫與ICT等創新科技跨域發展。市府支持重視生技產業發展,持續投注土地空間、資金補助及全球市場拓展等資源,並以產業獎勵補助計畫之加碼補助專案,擴大協助受美國關稅影響之臺北市企業,強化產業韌性,作為企業的最佳夥伴!
▲2025臺北生技獎頒獎典禮蔣萬安市長致詞。(圖/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提供)
2025臺北生技獎共計頒發5大獎項19件獲獎標的及特別獎-臺北生技之星1名,產品技術涵蓋醫療照護、預防診斷、醫療監測,新藥開發等多元領域,充分展現生技企業堅實的研發實力。
創新技術獎_醫療器材組金獎-嘉碩生醫電子(股)公司
嘉碩生醫電子研發之艾普定CRP快速檢測系統,採用表面聲波技術,透過微量採血,檢測C反應蛋白的變化,可快速獲得精準的檢測結果,有效提升臨床判讀效率,適用於肺炎、尿路及軟組織感染等炎症評估,並可應用於偏鄉及在宅醫療等照護場域,領先的血清檢測創新技術,提供快速、精準且可靠的檢測解決方案,及穩健的經營成效,獲得「創新技術獎_醫療器材組」金獎肯定。
▲2025臺北生技獎創新技術獎醫療器材組得獎企業與蔣市長合照。(圖/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提供)
創新技術獎_製藥組金獎-健永生技(股)公司
健永生技自主研發之口服植物新藥-BOTRESO®醫藥組合物,因應男性人口老化與疾病年輕化趨勢,適應症用於治療男性前列腺肥大/下尿路症狀,具全球多國發明專利,已完成美國及台灣4項臨床三期試驗,展現創新製藥技術實力,獲得本屆「創新技術獎_製藥組」金獎榮耀。
創新技術獎_應用生技組金獎-休斯生物科技(股)公司
休斯生技開發之RenoSorb®專利後生元外泌技術,成功破解植化素「低水溶性」與「低吸收率」兩大瓶頸,透過此平台技術開發高效吸收多酚原料,並取得美國FDA新膳食成分認證,且所生產之原料產品在功效上具創新性,已與多家廠商合作開發消費端產品,並快速佈局韓國、日本、北美、歐洲等國際市場,創新成就榮獲本屆「創新技術獎_應用生技組」金獎。
▲2025臺北生技獎創新技術獎應用生技組得獎企業與蔣市長合照。(圖/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提供)
跨域卓越獎金獎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大數據中心)
中醫大附設醫院的「海雲平台」整合醫療大數據,以「數據晶片」與「數據樂高」實現規模化服務,加速數位醫療落地。平台透過全幅數據諧動,強化資料互通與韌性,以「數位絲路」加速人工智慧產品的驗證與雙重臨床試驗,並在「場域沙盒」中整合醫療系統,優化人機協作,建立數位信任。「海雲平台」整合臨床全幅資料打造醫療平台,系統架構完整,為智慧醫療發展亮點成就,榮獲「跨域卓越獎」金獎。
國際躍進獎銀獎-博晟生醫(股)公司
博晟生醫開發之「愛膝康」一次性自體軟骨修補系統,已完成樞紐性臨床試驗,並取得TFDA第三等級許可的軟骨再生醫材,產品可透過一次性手術,完成自體軟骨收集、處理與植入,無需體外培養軟骨細胞並降低二次手術的風險,「愛膝康」採用獨特的雙相多孔支架與獨特的軟骨處理技術,實現軟硬股同時再生,幫助患者恢復行動力。產品已取得多國專利,並獲東南亞多國醫料器械許可及經銷合約,獲得「國際躍進獎」銀獎,為台灣生技產業躍上國際舞台展現新實力。
臺北生技之星-安基生技新藥(股)公司
安基生技開發的罕見疾病-甘迺迪氏症(簡稱SBMA)小分子新藥AJ201,結合多重藥理與先進製造技術,以突破性的乾燥噴霧與口服懸浮劑技術,提升患者生物可用率及服用方便性,已獲美國FDA與歐洲EMA孤兒藥資格認定,且取得多國專利,目前正推進三期臨床試驗與授權合作,其優異的創新技術,獲得本屆臺北生技之星肯定。
▲2025臺北生技獎國際躍進獎與特別獎-臺北生技之星得獎企業與蔣市長合照。(圖/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提供)
2025臺北生技獎得獎企業至生技臺北主題網(www.biodriven.taipei)查詢!(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