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范振和∕花蓮報導
2025年全國學生科學展覽會,國立東華大學附小大放異彩,「物理組」與「數學組」兩件作品,分別榮獲全國第三名與佳作,其中物理組更獲頒康寧創新特別獎~優良作品獎,創意與研究深度頗獲評審青睞。
▲東華附小在全國科展物理組拿下全國第三名及康寧創新特別獎,主任王碩鴻(由右至左)、魏梓丞、洪崇皓、張瀧心、老師李偲華,與指導老師游時銘(左一)歡喜合影。(圖/東華附小提供)
獲得全國第三名的物理組作品,由全國科展常勝軍游時銘、李偲華老師指導,今年進軍全國賽的作品~以「蹼」力進──探究蹼足結構對划水推進效能之影響,學生張瀧心、洪崇皓、魏梓丞等人研究靈感來自自然界動物的蹼足,他們對蹼足與划水前進的關係備感好奇,在老師指導下,團隊自行設計「機械鴨」進行划水實驗,探討不同蹼足結構對推進效能的影響,經過不斷的反覆測試,研究成果顯示材質、面積與游速等都會影響划水前進的速度與距離。
▲獲得全國佳作的數學組團隊,王碩鴻主任、方培安、楊昀熹、許逸喆及指導老師徐于晶(由右至左)。(圖/東華附小提供)
評審一致讚賞這件作品結合了生物觀察與工程設計的創新精神與實作力,並點出研究具高度應用潛力,未來可拓展於仿生裝置、水上裝備設計與STEAM教育的推廣。因而,還獲頒康寧創新特別獎。
另一件代表作是由老師李昕潔、徐于晶所指導的數學組作品,作者包括許逸喆、方培安、楊昀熹等三人,他們以「妙筆生花──探討圓形一筆畫不相交圖形」,拿下全國佳作。
這件作品的發想來自,學生們日常生活中的手機解鎖圖案,研究過程中,小組進行數學排列與圖形策略研究,運用圖示分析、列舉法與樹狀圖推導通式,不僅加深邏輯思維與推理能力,更展現數學美感與創新應用潛力。
校長鮑明鈞指出,此次全國賽佳績不僅彰顯東華附小在科學教育、跨域整合與創新實踐上的深厚耕耘,也為校園注入更多勇於探索與追求卓越的正能量。他強調,孩子們用創意與雙手證明學習不只是書本上的知識,更是面對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研究團隊能夠在全國舞台上自信發光,得感謝教師團隊持續點燃孩子們的探索熱情與創造力。